先是泉州市電子商務協會成立,本土新興的龐大電子商務企業群體交流碰撞的意愿持續高漲;緊接著是2012中國鞋服電子商務峰會在泉州舉辦,當當網總裁李國慶等國內業界大佬同臺論道,一股電子商務之風席卷“泉”城。泉州品牌企業在快速崛起的電子商務渠道戰中,面臨哪些機會與挑戰?
不容錯過的機會
記者:越來越多的泉州鞋服品牌進入電子商務領域,較早試水電子商務的品牌業績如何?
丁水波:之前我們對電子商務重視不夠,雖然8年前就建特步商城,一開始我個人還是蠻抵觸的。直到去年,才開始真正導入電子商務,成立電子商務事業部,接下來還要成立獨立的公司,這一切源自電商發展的環境已經不一樣了。2011年,電子商務銷售占企業整個銷售的比重將近2%。
周少雄:去年電子商務銷售占企業銷售總額的5%左右,企業走電商渠道是不容置疑的,其形成的渠道速度快,如何利用這個渠道來做大值得探討。
林文佳:2011年大品牌大力進軍電子商務,他們已經意識到電子商務是一個不能錯過的機會。大家所熟悉的品牌安踏、特步、匹克、鴻星爾克、361度,已經紛紛高調宣布將加大電商的開拓力度,并且把電商提到戰略的層面上考慮。其中,安踏和特步銷售額已經達到1.2億元。
高管青睞搞電商
記者:電子商務發展速度極快,品牌企業如何定位電子商務在企業營銷渠道中的作用?
丁水波:2012年電子商務會非常困難,也將迎來極大的挑戰。鞋服這個行業這些年整體發展很快,普遍出現庫存壓力。當初我們把電子商務當成消化庫存的一種方式,而今后將大力開發專供款,線上產品也會越來越多。2011年我們電商定位分兩步走:一是賣庫存,再就是啟動電子商務。未來三到五年,電子商務銷售應該會占到10%,電子商務未來有非常大的發展空間。
周少雄:電商渠道的最大特點是以價格為導向,可以說這個渠道的想象空間非常大。每個品牌的定位群體不同,因此選擇的渠道也不同,我們將電商渠道看作一種補充。
林文佳:此前的一項品牌企業調查中,針對每個企業電商部門、電商人數,我們做了一個深入調查分析,發現普遍是集團高層次人物做電商,并采取獨立的電子商務負責人,鞋服品牌企業已經紛紛把電子商務提到戰略意義的層面,這個是可喜的一點。
靠“快新準”贏未來
記者:加大發展電子商務應該注意哪些環節?
林文佳:從所調查的品牌企業當中,發現只有部分傳統品牌把線下店鋪設立成電商自提點,而有接近一半的傳統品牌并沒有把線下店設立為線上業務自提點,絕大多數品牌商卻設立了獨立倉庫和獨立的生產線。此外,根據調查,營銷是傳統品牌做電商最大的開支項目。多數品牌企業在做電子商務會遭遇兩大障礙:第一是人才缺乏,第二是與傳統渠道價格沖突。人才所占的比例是31%,與傳統價格渠道沖突也占了31%,這個比重還是比較大的。同時也說明了多數傳統品牌做電商最大的障礙就在于人才與傳統渠道價格的沖突。
丁水波:目前電商還處于混戰,大家經營狀況都不錯,不過如果沒有核心定位,一旦大的電商發力,小的電商企業會死得很慘?,F在電商網站冒出很多,是因為有資本的不斷注入,但是沒有核心定位電商又能撐多久呢?
發展電子商務,供應鏈是非常核心的競爭力。因為形成了產業聚集,泉州紡織鞋服在供應鏈上有很大的競爭優勢,未來的電子商務模式應該是快、新、準地進入市場。
周少雄:供應鏈整合積累了很多資源,企業才真正具備開辟網上品牌的實力。網絡門店相當于我們早期的線下門店。電商今后應該在資訊和服務體驗等方面做得更好,而不是一味地拼價格。